隨著數位廣告環境日益複雜,消費者與品牌主對廣告的真實性與安全性更加敏感,也更期待看到透明、可信的媒體投放機制。依台灣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於 2024 年 11 月的說明,「網路廣告實名制」將於 2025 年 1 月 1 日正式上路。該政策要求所有廣告主在投放前需完成真實身份驗證,並接受內容審查,旨在提升市場透明性,防止不實、虛假或具欺詐性的廣告流入,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並維護廣告生態的健康發展。這也凸顯了「廣告環境安全與透明」已是產業的共同要求。
LiAD 長期透過以下四大措施,持續打造透明合規、安全高效的廣告環境:
1. 廣告主審查機制,嚴格把關投放來源
LiAD 依循「網路廣告實名制」精神,建立完善的廣告主審查流程,確保投放主體具備真實身份並遵守內容規範。同時,LiAD 也推動廣告主識別機制的技術導入,讓受眾能透過識別 icon 查閱投放來源資訊,進一步提升廣告透明度。
2. 嚴選正版媒體,確保投放品質
LiAD合作夥伴皆為正版影視內容商與台灣知名媒體平台(如:三立、自由時報、關鍵評論、商周、LiTV、ofiii、friDay等主流媒體),讓品牌訊息出現在公信力高、內容合宜的場域,避免不當曝光。這樣的投放原則,不僅呼應政策精神,杜絕廣告詐欺、廣告淪落於內容農場的疑慮,也確保品牌的每一次曝光,都建立在真實、透明且具公信力的基礎上。
3. 第三方監測,廣告確實被看見
在廣告投放中,品牌最在意的是「是否真正被看見」。LiAD 的廣告可視度經第三方驗證曾高達90%以上,並支援多項國際權威監測工具(如:IAS、MOAT、Nielsen、Sizmek、DoubleVerify…),讓每一次曝光都有數據可供檢視。這不僅確保預算的有效運用,更讓品牌能再可衡量的指標下,安心規劃後續行銷策略。
4. CTV真實流量認證,成效值得信賴
除了廣告可視度,流量的真實性同樣至關重要。尤其在 CTV 載具上,市場上除了 YouTube,LiAD 透過三重認證機制確保大螢幕流量的真實性。LiAD與第三方夥伴創市際合作,保證所有 CTV 流量皆源自真實用戶行為,而非投射或灌水。同時,OTT 自媒體 APP 載具參數與大螢幕裝置辨識技術,為品牌主層層把關。這樣的嚴謹控管,讓品牌能以更精準的數據評估廣告成效,投資回報更具可信度。
LiAD 不僅是廣告投放平台,更是品牌值得倚重的長期合作夥伴,協助在複雜的數位生態中穩健前行,將「安全」轉化為「價值」,並最終展現為可見的成效。
**圖片來源:chatGPT